关键要点
-
石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包括分项多、时间紧、任务重等特点,确保工程质量、进度。
-
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
-
以节水灌溉为中心,以续建配套骨干工程设施、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的有效利用率、促进灌区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提高灌区总体经济效益为目的。
-
通过水量平衡和地表、地下水联合优化调度,结合市场分析,核定灌区效益面积,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工程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
实施续建节水工程作为灌区人民办实事的一项民心工程、凝聚工程来对待,作为重塑南阳人民精神风貌的一项形象工程和优质工程来建设。
江苏宿豫县皂河灌区:节水改造助力农业生产
这一章节介绍了位于江苏省宿迁市西北部的皂河灌区的建设与管理情况。该灌区始建于七十年代初,总面积涉及宿豫县和宿城区七个乡镇339平方公里,实际灌溉面积34.4万亩,受益人口26.7万人。经过扩建和改建,现在已有主干渠1条,支渠12条,斗渠110条,农渠400条等渠道组成。现有渠首电灌站装机19台套、容量3500千瓦,抽水能力25m³/s,水源来自京杭大运河。此外,还建有5座排、灌结合站,装机1410千瓦,负责黄墩湖圩区洼地的排涝和灌溉任务。通过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皂河灌区成功改变了当地不能栽插水稻的历史,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为地方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皂河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的成功实践
这一章节介绍了皂河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的主要做法。该工程采用了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等管理方式,同时注重质量管理,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此外,该工程加强了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避免了违规现象的发生。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和当地居民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最后,该工程的建成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益,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皂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灌区节水改造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包括节水节能效益、增产效益和节地效益三个方面,而社会效益则体现在改变了农村交通状况、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强了周边地区的辐射力等方面。节水改造还带来了许多其他的好处,比如可以提供足够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并且受到了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赞扬。这些效益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灌区改革与科技进步:提高效益,改善环境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首先,它减少了水土流失并美化了灌区环境,同时减少了水肥和农药的流失,减轻了污染。其次,灌区改革和科技进步的推进,包括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使得灌区能够更好地实现良性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此外,这些改革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如减少了用水户负担,有利于灌区综合经营的发展,同时也为灌区富余人员的安排提供了新思路。总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