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典型调查.doc

DOC48 KB

本文探讨了科技兴农在广东省英德市和珠海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农业科学技术被视为发展农业的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英德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政策支持,通过科技兴农战略,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珠海市则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创办特区的有利条件,通过建立健全科研体制和机构,吸引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发展外向型创汇农业,成功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两地的经验共同证明,科技兴农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效、优质发展,还能带动农村经济的整体提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要点

  1. 科技兴农是发展农业的第一生产力,需要政府政策、科技和投入的共同支持。

  2. 英德市依靠科技和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3. 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农业发展的关键,需加强科技服务形式和质量。

  4. 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培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5. 珠海市通过建立健全科研体制和机构,推广农业技术,积极参与外向型创汇农业等方式,实现科技兴农的目标。

广东省英德市与珠海市的成功实践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科技兴农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中的特点。文章首先引用了邓小平的话,强调了农业发展中科技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来实现科技兴农的战略。接着,作者选取了广东省的英德市和珠海经济特区作为案例,详细描述了两地在科技兴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最后,文章再次强调了科技兴农对于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科技兴农,将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英德市如何通过科技兴农将山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过程。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最终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应用。例如,通过技术攻关和推广,成功将甘蔗种植引入山区,大大增加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科技创新也在林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推广科技新项目“英华节柴灶”,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促进了生态良性循环。科技的应用不仅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也深刻改变了英德市的发展方向。

内涵发展才是关键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农业的发展。在过去,我国贫困山区得到了一定的开发,但随着资源的枯竭,单纯扩大规模已经不再可行。因此,我们需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加强农业的科技投入,从而实现农业的深度开发。政府已经在政策和投入上做出了努力,但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些措施可能无法立即见效。因此,我们更加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英德市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只要继续依靠科技进步,就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科技兴农,助力脱贫

这一章节讲述了科技兴农对于脱贫致富的重要性以及英德市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引进科技扶贫项目,如推广良种玉米、建立优质茶园商品生产基地等,取得的良好成果。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科学理论向实际生产过渡的必由之路,并且介绍了英德市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方面的做法和成效。最后,文章指出农业科学技术的利用及其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需要做好大量工作,英德市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建设农业科技队伍和推广体系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科技兴农战略的相关配套措施。其中,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和推广体系建设是关键之一。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农业人员的培养工作。同时,探索出一些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形式也是必要的。例如,“三级一户”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建立基地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于推广科技、促进农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