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森林小气候观测研究概述
-
国内外森林小气候观测研究概况及进展
-
森林小气候观测方法分类
-
森林小气候观测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
对我国森林小气候观测的建议
森林小气候观测研究进展与方法
这一章节介绍了森林小气候观测研究的概况及进展。森林小气候观测方法主要有常规观测和梯度观测两大类。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较为广泛使用常规观测仪器进行森林小气候观测,而国外自60年代中期就开始大量应用先进的自动观测仪器进行森林小气候观测。国内进行森林小气候观测时项目比较广泛但缺乏深度,国外主要针对某一具体观测项目开展比较深入的研究。
森林小气候观测方法与常用仪器介绍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森林小气候观测的内容和常用仪器。其中,常规观测常用的仪器包括通风干湿表、温度表、毛发湿度表、雨量筒等;而梯度观测则使用了自动气象因子综合观测仪、森林小气候梯度观测仪等。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仪器,例如便携式辐射分光光谱仪、量子传感器等。观测方法方面,常规观测一般选择晴好天气进行,观测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或每隔两小时,观测地点也因研究对象不同而有所差异。
森林小气候观测方法及项目介绍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森林小气候观测的方法和技术。其中包括常规小气候观测和梯度观测两种方法。常规小气候观测是在样地中设置常规小气候仪器进行观测,而梯度观测则需要分层布设观测仪器构成梯度并设置对照点。观测项目主要包括辐射与光照、温度和湿度、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降水与蒸发、风向和风速、CO2浓度以及羰基硫(COS)的交换通量等方面。这些观测结果对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精度、全面性和科学性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关于森林小气候观测的建议。其中提到了在观测时应选择晴好天气或干热季进行观测,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比性。同时,建议进一步改进观测方法,采用自动记录数据且精确度较高的梯度观测仪器,并改变观测项目多但研究不精的局面。此外,还提出了建立人工小气候室模拟试验及计算机数值分析和模拟模型的建议,以提高观测人员的素质并拓宽研究领域。最后,强调了以提高综合经济生态效益为最终目的,合理利用森林小气候资源,提高综合效率的重要性。
森林小气候研究综述
这一章节列举了许多关于树木小气候的研究论文和实验结果,包括树木生长环境中的太阳辐射、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树木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树种、不同种植方式下的小气候变化规律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森林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章节也提到了一些测量方法和技术,如红外线测温仪、梯度法观测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树木小气候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