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玲-广州大学生兼职现状与对策分析.doc

DOC130 KB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分析了广州市五所高校大学生兼职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及其原因。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参与兼职,但普遍存在签订协议意识薄弱、对《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了解不足、维权意识差等问题。原因分析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两大类,外部环境方面,法律保护不足、中介市场混乱、执法监管不严是主因;学生自身因素方面,则表现为法律意识淡薄、价值观扭曲等。为此,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加强监管、学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等对策,旨在从多个层面共同发力,保障大学生兼职权益。文章强调,保障大学生兼职权益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还需要政府、学校、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要点

  1. 大学生兼职权益易受侵害,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需提高。

  2. 学生对《劳动法》及相关法律了解不足,维权方式有限。

  3. 法律制度不完善,兼职权益未得到充分保护。

  4. 建议加强法律保障和宣传普及,制定相关规定,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5. 同时也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共同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广州大学生兼职权益受损现状与对策分析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一个名为“丁颖杯”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题目是《广州大学生兼职权益受损现状与对策分析》。该文通过对广州市五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兼职权益侵害的现状和主要原因。同时,作者还结合对个别学生及教师的采访,深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从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方面分析大学生侵权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六方面的建议和对策,旨在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关注与重视,共同维护大学生的兼职权益。关键词包括大学生兼职、侵权、权益保障。

大学生兼职现状及信息来源分析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大学生兼职的基本现状以及兼职信息来源的广泛性。根据调查结果,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做兼职,并且有一部分学生会频繁地做兼职。此外,大多数学生是通过熟人介绍或者海报传单等方式获取兼职信息的,而通过网络招聘和中介机构的方式相对较少。这些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兼职的需求和态度。同时,作者也提到了兼职市场存在的问题,例如渠道复杂和权益侵害的风险。

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这一章节主要探讨了大学生兼职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大多数学生没有签订协议或合同,仅有极少数人会每次都签署协议。此外,大部分学生对《劳动法》等相关法律了解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当遭遇侵权行为时,大多数学生的维权意识较差,缺乏有效的维权途径。调查还显示,很多学生认为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是自身防范意识不够,而学校提供的相关知识有限。因此,需要加强大学生对劳动法律法规的认知和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大学生兼职权益受侵犯,法律保护缺失

这一章节主要探讨了大学生权益侵害的原因分析。其中,外部环境因素是造成大学生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对校外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缺乏专门的法律规定,导致大学生兼职权益不受法律保护,从而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侵犯。此外,部分用人单位采取拖延工资、无偿加班、扣押证件等手段来侵害大学生的权益。因此,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强对大学生权益的保护,对于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黑心中介侵犯大学生权益,执法部门需加强打击

这一章节主要讨论了黑心“中介”在大学生兼职市场中的问题。由于现行劳动法并未将大学生纳入到调整和保护的范围内,导致不良用人单位可以钻法律的空子,侵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一些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往往是欺骗性质的,甚至会和聘方合谋诈骗高校学生。此外,职能部门审查不力也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执法部门需要加强打击力度,并提高中介市场的规范程度,才能有效保障大学生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