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设计制造新型齿轮齿条式发动机,实现动力传输结构转换。
-
齿条限位机构避免齿轮齿条换向时的冲击。
-
直线导轨结构确保齿条往复运动时不偏离路径。
-
润滑缓冲装置利用动能挤压润滑油喷入齿轮齿条啮合处和直线导轨。
-
齿轮齿条式发动机机械效率高,缸壁侧压力低。
新型齿轮齿条式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与研究
这一章节介绍了一种新型齿轮齿条式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与研究。该发动机采用了部分齿齿轮与双侧齿条啮合的结构,实现了缸体活塞直线运动和输出轴回转运动的转换。为了防止齿条换向时轮齿间的相向冲击并保证啮合位置的准确性,该发动机还采用了齿条限位机构和直线导轨结构。此外,润滑缓冲装置可以利用齿条脱离啮合后的动能,挤压油箱润滑油向齿轮齿条啮合处和直线导轨等处喷油润滑,并对齿轮装置脱离啮合后的运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该发动机的实现将会对传统的曲轴连杆式发动机地位形成挑战。
齿轮齿条式发动机的研究与设计
这一章节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齿轮齿条式发动机,它使用齿轮齿条动力传输机构实现活塞往复直线运动到输出轴旋转运动的转换,以提高传统曲轴连杆式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并改善其缸壁侧压力问题。文章详细介绍了该发动机的主要结构设计方案,包括齿轮齿条动力传输机构结构方案、润滑缓冲装置结构方案和整机总体结构方案设计。此外,文中还进行了齿轮齿条动力传输机构冲击仿真分析,验证了其结构的可靠性,并对齿轮齿条与曲轴连杆动力传输机构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齿轮齿条发动机与曲轴连杆发动机的比较研究
这一章节介绍了齿轮齿条机械传动的效率和损失功的计算方法,以及与曲轴连杆动力传输机构的比较。同时,还详细描述了样机制作和测试实验的过程,包括输出功率、转速和缸壁磨损量等方面的测试结果。这些数据表明,齿轮齿条发动机的机械效率比曲轴连杆高,且缸壁磨损量更小。这对于研究和改进汽车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齿轮齿条发动机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齿轮齿条式发动机,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通过对不同位置处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齿轮齿条式发动机的机械传动效率和缸壁侧压力优于传统的曲轴连杆式发动机。此外,该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工程可行性高、润滑缓冲装置减小冲击作用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未来,这种新型发动机有望成为高效节能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