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贝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pdf

PDF18.4 MB

本文介绍了上海贝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生态农产品营销服务的企业。公司依托于与上海自在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以销售“蛙稻米”产品为起点,逐步扩展产品线和市场。贝耳公司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策略,通过开发“贝耳田园”在线营销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创新消费体验,旨在提升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此外,公司还积极参与各类推广活动,如校园推广、网络销售平台建设等,以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通过这些努力,贝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生态农产品销售公司,推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要点

  1. 上海贝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线下传统销售和推广渠道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开发“贝耳田园”在线营销平台的公司。

  2. 公司销售的产品是上海自在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蛙稻米”系列产品。

  3. “贝耳田园”网络销售服务平台专注于绿色有机大米产品销售,并借以宣传推广“蛙稻米”品牌并实现产品的现场销售。

  4. 公司参加了2014年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5. 公司在活动中提供了生态礼盒大奉送物资清单,并在现场设置了多个展示区和服务区,包括产品陈展区、客户服务区和其他类等。

打造生态农产品营销服务平台

这一章节介绍了一家名为上海贝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该公司主要销售生态农产品,并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来推广自己的产品。该公司的目标市场主要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绿色有机大米及精加工产品市场,目标客户是有一定经济能力和关注食品安全、注重生活品质的消费群体。为了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该公司还开发了一个名为“贝耳田园”的在线营销平台,让消费者可以参与到产品的种植加工过程中。该公司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为100万元,其中创业者现金入股60万元,占总资本的60%,引入两家天使投资共同入股,占总资本的40%。公司设有总经理以及销售部、市场部、技术部、客户服务部、行政人事部和财务部等部门。

上海贝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

这一章节是关于上海贝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分析。首先介绍了该公司的市场背景和目标市场,并探讨了市场环境和规模。其次,分析了市场上的竞争情况,包括传统销售和网络销售的竞争。最后,通过SWOT分析和竞争策略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生态农产品销售困境及解决方案探讨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上海贝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创业背景和发展历程。该公司专注于生态农产品的营销服务,并通过与上海自在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销售“蛙稻米”产品,逐步扩大销售品种和规模,占领生态农产品销售市场。然而,由于中国生态农业生产企业销售模式单一,同时受到网络销售的冲击,这些企业面临着严峻的销售困境。因此,该章节还探讨了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和撤出机制,以及如何分析和规避各种风险,包括产品质量、市场、财务、人事、决策、法律、团队和政策等风险。最后,该章节还介绍了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和本公司天使资本的退出计划。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生态农业创业之路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自在源公司在推广其新产品“蛙稻米”时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由于品牌知名度较低,市场调查表明近80%的上海市民对该品牌不了解,导致产品销售难度加大。其次,传统销售渠道的成本较高,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弱。此外,电子商务的兴起也对传统销售方式造成了冲击,而自在源公司的营销团队缺乏年轻人才和专业团队,也加剧了产品销售的困难。然而,自在源公司看到了未来五年内将“蛙稻米”生产面积扩展至50000亩的机会,并希望通过探索以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营销模式来解决销售问题。因此,他们选择了“蛙稻米”作为起点,因为该产品种植技术独特,符合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可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最后,通过销售大米产品所获得的消费群体,可以延伸到其他生态健康产品,实现公司销售产品的多元化,从而实现快速发展。

"蛙稻米":生态种养,绿色健康,多样化系列

这一章节介绍了贝耳公司销售的“蛙稻米”系列产品,包括绿色健康的主线产品、精加工的母婴系列以及深加工的糙米茶系列。这些产品均采用蛙稻生态种养模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及有机产品标准,兼具品味与品质特点。该公司的种植基地位于上海青浦,目前已达7000亩,并计划在未来5年内扩展至近50000亩。蛙稻种养方式和生态养殖技术已获得相关的国家专利和认证,荣获多项农业相关重要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