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证监会要求拟上市企业在上市前完成股权激励计划,否则不能上市。
-
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协助达成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
股权激励方式包括虚拟股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
-
最近证监会关注员工与PE对拟上市企业的投资是否属于股权激励行为。
-
股权激励的本质是对人力资本价值的认可,旨在激励企业高管和保留核心人才。
股权激励模式及法律规定的探讨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股权激励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包括业绩股票、股票期权、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延期支付计划、经营者/员工持股、管理层/员工收购、帐面价值增值权等。此外,还提到了针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在中国法律中的地位。最后,还介绍了中国证监会对拟上市企业的上市前股权激励的态度。
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解析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首先介绍了股权激励的目的,包括吸引和激励人才以及联络资源。其次,列举了常见的股权激励对象,如高级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重要营销人员、具有一定资历的员工队伍和外部人脉资源。接着,讨论了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如业绩股票、股票期权、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延期支付、经营者/员工持股、管理层/员工收购和帐面价值增值权。最后,指出在创业板企业中,经营人员/技术人员/关键员工持股是最为普遍的激励模式。
重要事项及会计处理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股权激励计划中的几个关键点。首先,股权来源可以分为控股股东股权转让、公司股权回购转让以及激励对象对公司增资三种方式。其次,发行人不得为激励对象提供贷款或其他形式的财务资助。第三,大多数公司会选择在股份制改组前的有限公司阶段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避免引起股权纠纷。第四,会计处理方面需要按照股份支付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最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的服务时,应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在授予日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
股权激励与个人所得税相关政策及应用案例分析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与个人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等相关的问题,以及涉及的税收政策文件。其中,涉及到了多个部门发布的通知和规定,如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证监会等。此外,该章节还提到了一些实际案例,展示了股权激励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这些信息对于了解股票市场和个人投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这一章节介绍了几家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具体情况。其中包括汉鼎技术、汉威电子、探路者和佳豪船舶。这些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都是通过股权转让或增资扩股来实现的。其中,转让价格均为1元/股,而增资价格则因股东身份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些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都是为了激励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业绩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