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公司专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和建设。
-
公司愿景是成为一流的节能环保领域的践行者。
-
公司采用EPD、BT/BOT和运营等模式进行项目开发。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开发光伏+系列产品。
-
公司希望成为中立泰(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总部并发展代理商和经销商。
中立泰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
这一章节介绍了中立泰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最初从事仪表、电气产品代理销售和钢材等大宗材料的贸易,主要服务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央企。2016年,公司进行了股份重组并更名为中立泰(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主营业务从单纯的贸易转变为以节能、环保项目为主导。公司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领域开展了多个项目,并与中国节能协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保持着联系。公司的目标是成为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公众型的上市公司,致力于打造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组织架构及管理层介绍
这一章节介绍了该公司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层的主要股东组成及结构。其中,蔡立民担任总经理和法人,持有87%的股份;丁斌担任董事长,持有1%的股份;蔡莹担任监事,也持有1%的股份。此外,还列出了董事会、监事会、董事长、总经理、总监、副总经理等职位,并分别介绍了他们的职务和工作经历。
企业团队建设和光伏发电技术解析
这一章节介绍了作者在过去的职位经历以及他对于公司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他认为建立合伙制、开放型的企业,并吸引众多人才加入团队,可以使公司充满活力,保持平稳、可持续发展。此外,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他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人脉广泛、具有灵活性和吸引力的人才队伍。接下来,这一章节介绍了光伏发电技术及其组成部分,包括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等。最后,该章节还详细描述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和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区别和特点。
EPB、BT/BOT和运营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光伏电站行业的经营模式,包括 EPC、BT/BOT 以及运营等模式。其中,EPD 模式是工程总包方,BT/BOT 模式是开发商负责整个项目的融资、投资和建设等,而运营模式则是在项目建成后不以出售为目标,主要是通过自持获得发电利润和补贴。这些模式的盈利增长动力不同,但都是为了实现公司的利润最大化。最后,作者提到自己所在的公司采用了多种模式,包括 EPD、BT/BOT 和运营模式,未来在光伏电站经营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公司未来的产品研究与开发计划,包括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的光伏+项目以及正在着手研究的光伏+灌溉、光伏+种(养)植、光伏+节能等项目。同时,公司也在软件开发方面着重投入,并申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版权的软件产品证书,以推动公司在智能化光伏电站运维、智能化节能项目等方面的进展。此外,本章节还介绍了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当前市场状况,以及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和未来发展的预期。最后,本章节提到了光伏电站作为一种类金融类资产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如抵押再融资、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众筹、信托等各类型的资产证券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