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生态养猪采用生物发酵床技术,无臭气、氨味,节省成本,提高瘦肉率。
-
养殖厂设计要考虑采光、通风、地形、水源等因素。
-
管理中要注意垫料的铺设、垫料厚度、猪进圈时间、饲养密度等细节。
-
大棚与发酵床结合养猪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但需注意管理上的问题。
-
财务计划包括材料费用、设备费用、菌种制作成本等,总预算为8933.7元。
创新养猪技术,实现三赢
这一章节介绍了生态经济养猪创业计划书的内容概述,包括目录、摘要、公司简介、市场分析、产品特色、竞争性分析、产品与服务、市场与销售、管理能力、财务计划、财务分析和风险分析等方面。其中,重点强调了传统养殖存在的污染问题以及生态养殖的优势,特别是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猪舍内的臭气和氨味,并且节约了大量的设备和粪尿处理成本。此外,该公司的目标是提供健康、无害、安全的猪肉,满足市场需求。最后,这一章节还提到了大棚发酵床养猪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养猪方法,具有环保、安全、有效等优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生态养猪:环保经济、高品质、高需求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生态养猪的特点以及市场竞争情况。生态养猪是在经济环保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利用猪产生的粪便制造沼气并作为肥料使用,既节约了资源又增加了收益。而市场竞争方面,由于人们对肉蛋质需求的增加,高品质的无公害猪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是近年来生猪生产下滑,养殖行业朝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模式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政策的支持。因此,养猪行业的前景仍然非常可观。
温室大棚+发酵床:生态养猪的理想选择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养猪的技术和方法。通过使用温室大棚作为养猪的环境,并采用发酵床技术,可以为猪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利用太阳能来加热,保持垫料的正常发酵,从而提高猪舍内环境温度,保证猪的健康生长。此外,猪舍的建设也要考虑到采光、通风等因素,以及离公路的距离和清洁水源等条件。总之,这一章节为我们提供了养猪的重要技术和注意事项。
养猪大棚的设计与构建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养殖环境的建设,包括大棚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大棚外部结构采用砖墙围成,高度为2.5米,南北高度为1.8米,使用空心砖,并在砖墙上涂上水泥。仅设一个出入大门,南北分设对称的9个窗,窗台离地面20厘米,窗内安装铁丝网,外侧另有纱窗,防止苍蝇、蚊子入侵。棚顶均匀分布四个天窗,用流滴消雾膜来盖棚顶。大棚内部主体用木制三角体来做,南北墙用木柱支撑,内部设有水泥管理通道和水泥石槽。另外,养猪大棚内还需要自动饮水和照明装置。
发酵床的制作与铺设方法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发酵床的制作和铺设方法。发酵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垫料,由含粗纤维高的原料如稻壳、锯末等以及畜牧盐、黄土、液体混合菌种组成。制作垫料时需要将土撒在原料上,再加入畜牧盐和液体混合菌种,并调节湿度。铺设垫料时,先在坑底铺一层玉米秸秆,再填充垫料并抚平。不同季节新建发酵床的厚度也有所不同。发酵床可以用围栏隔开,高度为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