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项目名称:无抗性标记基因抗寒冻转基因草菇的培养
-
项目负责人:姚务英、孙玉行、张凯
-
研究方向:食药用真菌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
-
实验目的:消除转基因植物中的抗性基因,获得不含抗性标记基因抗寒冻的转基因草菇新菌株
-
实验步骤: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原生质体法遗传转化草菇,利用草菇的不耐寒性,在低温下筛选转化子,接种后培养并筛选出无抗性标记基因的转基因草菇菌株。
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结题报告书
这一章节是一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结题报告书。该报告书包括项目类别、项目批准号、附件等内容,并详细介绍了项目的研究目的、项目名称、申请人、所在院部、联系电话等信息。同时,该报告书还列出了项目组成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级专业班级、所在学院、上学年综合测评分以及在项目中的分工。此外,该报告书还包括指导教师的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学位、职称、研究方向、授课名称等信息。最后,该报告书详细介绍了项目的研究内容、方法、预期结果等信息。
草菇培养及其孢子收集方法研究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草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包括实验材料、仪器设备以及具体的实验步骤。其中,草菇的培养和孢子的收集是研究的重点之一,需要使用特定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并且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同时,还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工具和设备来进行操作,如离心机、生化培养箱、移液枪等。最后,通过收集草菇的孢子,可以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草菇低温筛选、潮霉素抗性及原生质体释放与再生实验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草菇的低温筛选实验和草菇各菌种对潮霉素抗性的敏感性测验。实验过程中,先将草菇菌种接种到PDA平板上进行培养,然后选取大小一致的菌块转接到新的PDA平板上,放入0℃冰柜恒温冷冻。经过不同时间冷冻处理后取出,再于32℃培养15天,观察是否能够恢复生长。实验结果显示,草菇V23生长情况最稳定,抗冷冻能力适中。此外,还进行了草菇各菌种对潮霉素抗性的敏感性测验,通过在PDSA(B)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潮霉素来观察草菇对潮霉素的敏感性。最后,还介绍了草菇原生质体的释放与再生的方法。
基因工程中的农杆菌转化方法及操作步骤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基因工程中的两种方法:原生质体的再生和直接转化法。其中,原生质体的再生是通过将收集到的原生质体稀释到一定浓度,吸取一定量到再生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5天来实现的。而直接转化法则包括了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电击法农杆菌的转化两个步骤。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先将农杆菌活化并接种于相应的培养基中,然后再将其转接到YEP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最后,将菌液转移至电击杯中进行电击处理,并在相应的平板上进行筛选和鉴定。这些方法都是基因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手段,可以用于构建转基因生物和研究基因功能等方面。
农杆菌转化子的提取与鉴定方法
这一章节介绍了如何通过提取农杆菌双元载体中的Mini-Ti质粒DNA来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检测,以验证目的基因是否已经成功转入选定的农杆菌菌株中。具体包括挑选单菌落、培养、离心、重悬、加入溶液、离心、洗涤、去离子水溶解等步骤。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细菌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细胞壁成分对限制酶活性的影响,并且需要使用特定的缓冲液来保护DNA在消化中降解。最终得到的DNA可以用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