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研究院-智能时代分工报告-2019.4-24页.pdf

PDF4.3 MB

本文档由中国阿里研究院发布,深入探讨了智能经济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其对经济分工的影响。报告首先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数字经济正在从消费互联网阶段过渡到工业互联网阶段,形成所谓的“知识分工2.0时代”。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和技术的流动变得更加自动化,从而促进了更高水平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详细分析了智能经济的六大议题:实践研究、路径研究、理论研究、治理研究、未来研究以及人工智能对经济分工的影响。通过研究,报告强调了智能经济下分工与协作体系的重要性,预计这将导致经济和社会的新范式的产生。最后,报告呼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来应对智能经济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在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交易效率等方面。总体而言,该报告为理解和推动智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洞见和实用的建议。

关键要点

  1. 智能经济时代将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促进技术、知识、经验的交流和应用。

  2. 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构建一个工业技术和知识的交易体系,促进工业技术、知识、经验的呈现、交易、传播和复用。

  3. 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以工业APP、微服务组件等形式成为新的知识承载的载体。

  4. 基于知识的分工体系正在向工业互联网阶段转型,智能经济时代将成为一种突出的社会分工现象。

  5. 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智能经济发展的前沿领域,也是研究知识分工2.0的重要领域。

迈向知识分工2.0》市场研究报告

这一章节是关于《智能经济:迈向知识分工2.0》这份市场研究报告的前言部分。该报告旨在探讨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的发展阶段以及核心议题,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知识分工的作用。报告认为,随着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的过渡,智能经济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同时,该报告提出了未来需要研究的五大议题,包括实践研究、路径研究、理论研究、治理研究和未来研究。

新技术、新趋势、新机遇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从用户角度来看,全球网民数已超过总人口的一半,而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也接近60%。虽然人口红利消退,但是智能技术群的“核聚变”正在加速迈向万物智能时代,带来新一轮的技术-经济范式转移。同时,商业环节的数字化和在线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特别是在消费端,互联网化的程度已经相当高。然而,供给端(企业)的数字化仍然相对滞后,但近年来也开始走上快车道。阿里巴巴自身的发展脉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早在2009年就已经转型为一家技术公司,并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和准备。

智能经济:数据+算力+算法定义的新经济形态

这一章节主要讨论了智能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发展趋势。随着计算力、算法和数据量的不断进步,数字经济正逐渐进入智能经济时代。智能经济是以数据、算力和算法为核心的新经济形态,通过自动化解决复杂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智能经济的特点包括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人机协同为主要生产和服务方式、以满足海量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商业价值的追求方向。智能经济的发展需要底层技术支持、运作范式、服务机理、经济形态和治理体系的支持。

从工业文明到智能经济:技术与经济范式的转移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两次重大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文明的兴起,而信息革命则推动了智能经济的发展。文章指出,人类需要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审视这些变革,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它们的影响。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一些新兴技术和趋势,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预示着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和发展方向。

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分工精细化及其影响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过去20多年来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出现的一些新分工形态和机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消费互联网中的分工变得更加精细化,各种特色生意和职业种类也不断涌现。同时,商品种类也在爆炸式增长,背后则是超级细致的社会分工。这些变化都是技术和制度共同促进的结果,推动着商业长尾不断延伸,交易者不断海量涌现,生意门类和职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