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强阳性树有6种,适应性强,耐高寒气候和瘠薄土壤。
-
喜欢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土壤,不耐水涝和盐碱土。
-
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快,抗风,抗海雾力强。
-
生活力强,耐干旱瘠薄,生长较快,是绿化荒山的主要造林树种。
-
深根性,侧根发达,生长较慢,寿命长,可达2000年。
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及其应用价值研究
这一章节介绍了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系统中的两个科属——石松科和里白科,以及它们所属的不同属种及其特征。其中,石松属的铺地蜈蚣是一种常分布在酸性土壤中的多年生常绿草本,而里白科的芒其属则包括了芒蓂和大芒其两种植物,它们都能够在强酸性的环境中生长,并且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此外,这些植物还有着不同的用途,如芒其属的叶柄可以用来编织用品,全草也可以入药。
蕨类植物介绍及其特点
这一章节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蕨类植物及其特点。其中,桃蕨是一种附生植物,喜欢温暖阴湿的环境,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波士顿蕨和蜈蚣草则分别适合生长在阴凉潮湿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可用于庭园美化和固坡。渐尖毛蕨是一种小灌木,适应性强,可以用于低地森林中的绿化美化。这些蕨类植物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并且有些还具有水土保持的效果。
七乌毛蕨科与八松科
这一章节介绍了两个植物分类,分别是七乌毛蕨科和松科。其中,七乌毛蕨科下有一个属叫做Blechnum,包括了东方乌毛蕨这个物种。而松科则有两个属,一个是云杉属Picea,其中包括了川西云杉和紫果云杉这两个物种。这些植物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例如东方乌毛蕨具有较强的再生力,而川西云杉则是云杉属中耐旱性较强的种类之一。这些信息对于了解植物分类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帮助。
中国高山地区的常绿针叶树种及其生态特征
这一章节介绍了三种常绿乔木——青海云杉、鳞皮云杉和云杉的基本特征和分布区域。其中,青海云杉是一种浅根性的树木,适合在海拔2200~3500米的地区生长;鳞皮云杉则喜欢生长在海拔3000~3800米的地区,需要充足的降水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而云杉则分布在海拔1600~3800米的地区,适应性强,但比较喜光耐旱。这些树木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珍贵常绿乔木种类及其生态环境分析
这一章节介绍了三种常绿乔木植物——丽江云杉、青扦和铁坚油杉以及一种落叶乔木植物——大果红杉。这些植物都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并且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丽江云杉是重要的森林更新和荒山造林树种,而青扦则是荒山绿化及森林更新树种。铁坚油杉生长较快,喜光性强,适合生长在砂岩、页岩或石灰岩发育的酸性、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大果红杉则是一种强阳性树种,耐高寒气候和瘠薄土壤,在山顶、岩石裸露、土层浅薄、冰碛石上也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