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该项目为共享电动自行车商业计划书,旨在解决中途出行问题。
-
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电动车行业经验和专业技能。
-
该方案提供电动车租赁服务,并配备GPS定位功能和自主研发锂电池。
-
目前国内电动车市场需求仍在增加,市场规模庞大。
-
该方案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技术优势、维修快、车辆成本低等竞争优势。
共享电动自行车商业计划书范文
这一章节是一份共享电动自行车商业计划书范文,其中包括了项目名称、团队介绍以及痛点分析等内容。创始人的经验和技能非常丰富,CTO拥有多项锂电池技术专利并曾获得过多个奖项,COO则有丰富的互联网运营经验。痛点分析部分提到了共享单车无法解决的2-5公里中途出行问题,同时也指出了传统电动车租赁存在的不便之处。这份商业计划书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一种更加便捷、环保和经济的出行方式。
共享租赁+GPS定位+自主研发技术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传统电动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其中,续航时间短、价格昂贵、中途出行不便、使用麻烦等问题都给用户带来了困扰。然而,通过共享租赁、GPS定位和自主研发技术等措施,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些方案不仅可以提高用户体验,还可以促进环保和节约能源。
中国电动车市场保有量持续上升,需求不断增加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电动车市场的概况和发展趋势。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国内电动车的社会保有量已经达到2.5亿辆,并且需求仍在不断增加。同时,该章节还提到了一种新型电动车的功能特点,包括车辆预约、扫码开锁和完善的信用体系等。这些功能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便利性。最后,该章节还展示了不同年份的电动车销售情况,可以看出电动车市场的发展历程。
绿色出行:智能电动自行车租赁计划
这一章节介绍了某款电动自行车的产品特点和功能,包括车辆预约、扫码开锁、信用体系、快速充电等。该电动自行车配有高容量锂电池,一次充电可续航10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30公里/小时,能耗非常低,支持太阳能充电和充电墩子充电。主要面向18~35岁的青年群体,月收入在5000-8000之间,男女比例接近1:1,位于一二线城市及省会城市。盈利模式主要包括租赁收入、押金收入和广告收入。
共享单车市场分析与竞争格局探讨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三个竞争对手以及它们的优劣势。第一个竞争对手成立于2014年,采用定桩的方式充电,集约管理,但不够便捷;第二个竞争对手成立于2016年,采用无桩+有桩,自营+城市合伙人的运营模式,电动车随借随还,扩张速度快;第三个竞争对手也成立于2016年,自主研发锂电池,口号为“一度电穿越一座城”,能耗低,行驶距离长。此外,本章节还列出了该公司的技术优势、维修快、成本低、效率高等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