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研究了污泥和堆肥中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的含量分布和降解变化规律。
-
在不同方式的堆肥中,PAHs的含量有所不同,且存在降解现象。
-
对污泥进行堆肥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致癌性PAHs化合物含量。
-
部分PAHs会被微生物降解,部分则通过挥发、淋滤等方式消失。
-
广州原污泥中致癌性PAHs化合物的总量较高,但在堆肥产物中含量很低。
城市污泥堆肥中PAHs含量与降解效果研究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一项关于城市污泥及堆肥中PAHs含量与降解效果的研究。该研究使用了广州污泥和稻草堆肥,并采用了四种不同的堆肥方式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堆肥产物中PAHs含量在2.070~28.437 mg/kg之间,以加菌种-翻堆的含量最高。同时,污泥堆肥的PAHs降解率在6.55%~93.20%之间,绝大部分PAHs化合物的降解率在80%以上。最终得出结论,不同方式堆肥中,以间歇通气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最好,翻堆方式的较差。此外,污泥堆肥的B(a)P含量均符合我国农用污泥控制标准。这项研究为污泥农用资源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城市污泥与稻草堆肥实验及其PAHs含量的变化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城市污泥与稻草堆肥的实验方法以及相关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使用了气相色谱仪、质谱检测器、计算机等设备,同时采用了正己烷、二氯甲烷和丙酮等有机溶剂作为实验试剂。实验中使用的污泥来自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而调理剂则为稻草,膨胀剂则是松树树皮。此外,实验还使用了PAHs混合标准溶液来检测堆肥中的PAHs含量与变化。
城市污泥堆肥中PAHs提取与GC-MS分析
这一章节介绍了城市污泥堆肥的理化性质以及PAHs提取与净化的方法。通过堆肥,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得到降解,同时添加了有机肥料,提高了土壤的肥力。PAHs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需要进行提取和净化才能进行检测。该研究采用了GC-MS检测技术,并参考了美国环保局的标准方法。最后,研究还进行了空白实验和加标回收实验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污泥及堆肥中多环芳烃化合物含量分析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广州污泥及其堆肥中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的含量情况。其中,广州原污泥中PAHs总含量为30.429 mg/kg,不同方式堆肥产物中PAHs含量在2.070~28.437 mg/kg之间。菌种-翻堆的含量最高,其次是翻堆,而间隙通气的含量最低。此外,还列出了各种化合物的具体含量以及致癌性PAHs化合物的总含量。总体来说,该章节提供了关于污泥及其堆肥中PAHs含量的重要信息。
堆肥中多环芳烃的降解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广州原污泥及其堆肥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布情况以及堆肥过程中PAHs的降解效果。研究发现,广州原污泥中PAHs的含量较高,但通过不同的堆肥方式进行处理后,PAHs的降解效果显著提高。其中,间歇通气的降解效果最好,菌种-翻堆的降解效果最差。此外,不同化合物的降解率也存在差异,大部分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降解率在80%以上。最后,对污泥进行堆肥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致癌性PAHs化合物含量。